📖🚎👹
历史上,以天一阁、古越藏书楼、铁琴铜剑楼为代表的私家藏书楼声名在外。藏书楼,顾名思义,其要在“藏”。著名学者黄宗羲曾感慨,“尝叹读书难,藏书尤难,藏之久而不散,则难之难矣!”中国古代,读书难、藏书难,书籍防火、防散失和毁坏也是十分困难的事。因此秘不示人也就成为多数藏书楼的规矩,天一阁甚至严苛到“代不分书,书不出阁”。
当历史走到当下,天一阁已经从私家藏书楼变为公共博物馆,成为全社会的文化宝库。从“私”到“公”、由“秘藏”到“开放”,彰显了文明的进程,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文化资源。书藏古今,全民共享,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得以在延续文脉的同时,滋养人们心灵,推动社会进步。
话说回来,即便对外敞开大门,对于很多人来说,古籍还是比较陌生的。如何更好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,吸引更多人主动走近古籍、接触和爱上传统文化?开发文创、走进学校、制作动画、走到线上,成为许多古籍保护单位的新探索。天一阁开发200余种读书主题文创产品,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古籍修复、装裱拓印体验,对修复工作进行的网络直播吸引大众“云围观”,走进地铁站的《老范修书记》展览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,“书与我的故事”“开卷”“小小修复师”等系列活动反响热烈……通过诸多努力,古老悠久的书籍、文字、装裱和修复技艺,得以与年轻人产生更多互动,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。
“古籍热”不断升温,但时刻不能忘记的是,古籍具有文物属性,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。怎样更好兼顾“藏”与“用”?科技的进步给出了答案——古籍数字化。现在,通过天一阁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,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阅览和研究珍贵古籍;“中华古籍资源库”陆续推出13.9万部(件)古籍数字资源,免去了读者往返奔波各家图书馆的时间,为深入挖掘古籍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🐋(撰稿:赫连菁雄)蚊子进化出抗寒性了吗
2024/11/18庄旭亚🔀
梦想号中国造
2024/11/18王博烁➜
阿布哈兹强力部门使用催泪瓦斯在议会大楼附近驱赶抗议者
2024/11/18严素勤🍤
德媒:朔尔茨与习近平将在巴西G20峰会上讨论乌克兰和中东问题
2024/11/18万时惠🏔
大咖讲堂 | 助力锂电池生产降本...| 助力锂电池生产降本...
2024/11/18詹生萍➯
中央气象台11月17日18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
2024/11/17赖青宇😒
男篮玻璃人?1800万巨星刚复出又倒下 被搀扶离场新疆亏大吗
2024/11/17邹凤保⏫
第五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举办
2024/11/17索玲绿n
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着力提高安全员履职能力
2024/11/16应晨林x
女罪犯4年生3孩4次暂予监外执行
2024/11/16柯超国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