🏔❳👰
历史上,以天一阁、古越藏书楼、铁琴铜剑楼为代表的私家藏书楼声名在外。藏书楼,顾名思义,其要在“藏”。著名学者黄宗羲曾感慨,“尝叹读书难,藏书尤难,藏之久而不散,则难之难矣!”中国古代,读书难、藏书难,书籍防火、防散失和毁坏也是十分困难的事。因此秘不示人也就成为多数藏书楼的规矩,天一阁甚至严苛到“代不分书,书不出阁”。
当历史走到当下,天一阁已经从私家藏书楼变为公共博物馆,成为全社会的文化宝库。从“私”到“公”、由“秘藏”到“开放”,彰显了文明的进程,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文化资源。书藏古今,全民共享,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得以在延续文脉的同时,滋养人们心灵,推动社会进步。
话说回来,即便对外敞开大门,对于很多人来说,古籍还是比较陌生的。如何更好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,吸引更多人主动走近古籍、接触和爱上传统文化?开发文创、走进学校、制作动画、走到线上,成为许多古籍保护单位的新探索。天一阁开发200余种读书主题文创产品,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古籍修复、装裱拓印体验,对修复工作进行的网络直播吸引大众“云围观”,走进地铁站的《老范修书记》展览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,“书与我的故事”“开卷”“小小修复师”等系列活动反响热烈……通过诸多努力,古老悠久的书籍、文字、装裱和修复技艺,得以与年轻人产生更多互动,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。
“古籍热”不断升温,但时刻不能忘记的是,古籍具有文物属性8x3688x新地址,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。怎样更好兼顾“藏”与“用”?科技的进步给出了答案——古籍数字化。现在,通过天一阁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,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阅览和研究珍贵古籍;“中华古籍资源库”陆续推出13.9万部(件)古籍数字资源,免去了读者往返奔波各家图书馆的时间,为深入挖掘古籍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📖(撰稿:任妍蝶)央国企的领导为什么热衷于开会?
2024/11/18幸馥楠🐍
深化中巴媒体合作 促进人民相知相亲
2024/11/18蔡善雨🎷
加快构建同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
2024/11/18华清武⚼
白云山净利润“凉凉”:王老吉、金戈双拳难敌市场冲击
2024/11/18狄纯纪♋
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:建议欧盟暂停与以色列的政治对话
2024/11/18伊羽雄🤕
特朗普再遭未遂刺杀事件 刺激国际现货金价创新高
2024/11/17程梦秀💧
中国平安家庭医生服务落地河北
2024/11/17邹婉功❽
“弗吉尼亚”号核动力攻击潜艇被渔网“捕获” 美方:赔偿得走流程
2024/11/17宁欣睿k
武兵科: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国如何继续开展国际反恐?
2024/11/16湛菡娴b
泽连斯基称"美不能迫使乌在谈判桌坐下" 马斯克:幽默
2024/11/16师伯龙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