🚩➕⛄
在王资凯看来,媒体从业人员要想不被AI替代,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和对新工具的敏感性。“新的工具层出不穷,今天的生成式工具,性能有可能比两年前的第一代GPT性能强十倍,速度可能强百倍,上下文阅读能力可能涨成千上万倍,但应用价格比当时低了十倍。在技术全面提升和跃进的大时代,如何利用好这些工具去服务新闻媒体从选题、采编、数据整理收集,到最后成稿、分发的全流程,可能是每个从业人员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关注的主题。”
“今年以来166su黑料不打官网入口,复旦在各专业开设了AI大课。昨天我的课程刚结业,我发现一学期下来,学生的感受并不是更悲观,反而是更自信。他们意识到,有两个东西不会被AI替代。一是真正到达现场、洞见现场,AI虽然可以收集信息,但不会像人一样对现场有深刻的洞察。二是基于情感和创意的创造力166su黑料不打官网入口,这是AI无法取代人的部分。同学们一边积极应用AI,一边跟老师探讨人不可取代的创造力在AI时代怎么延续和放大。”张志安以在复旦授课时的观察举例说道。
张志安表示: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后,在传媒行业主要有两个命题。第一,内容生产方面,如何把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,更好地实现效能提升。第二,如何寻找新的应用场景,通过‘人工智能+传媒’的方式实现变现。”他表示,今天从生产效能的角度,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领域带来更大赋能,对传媒业来讲,根本使命职责是内容生产,要用AI创新更好的应用,做出更好的作品。此外,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传媒业内容生产和效能提升,还要看AI如何影响内容生态以及平台生态系统。
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导致互联网上的内容呈十倍、百倍地产生,打破了过去内容生产和分发的扎克伯格定律。这对媒体人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。”王资凯表示,当媒体行业的诸多生态发生改变,有两大指标值得从业人员格外关注,一是内容生产效率,即到底有多少用户能够接入到内容经济里,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新内容。二是内容传播速度,即有多少分发渠道,分发渠道里内容之间的互动能产生怎样的效率提升。
“当前社交平台上有一些内容加工和搬运团队,会对专业新闻内容进行洗稿和改写,再通过各种通道二次分发,这种动作的本质是对传统媒体流量的劫持,导致高质量内容的阅读量反而在降低。有没有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更好的分发通道、更好的采编机制,制作更多高质量内容提供给一线读者?这是媒体从业人员应该主动关注的现象。”王资凯如是说道。
🛒(撰稿:朱俊燕)通知:今晚【油价调整】,今年最大下跌后,降到“7元时代”油价,12月继续大跌价格
2024/12/20祝德诚➲
03版要闻 - 第十三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开幕
2024/12/20贡功武⚹
安徽一村近1500人姓闪,有人叫闪电锯,你身边有稀有姓氏的人吗?趣事多还是尴尬多?
2024/12/20倪馥心🆑
国务院任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
2024/12/20瞿宜有⛔
上海居民赴台旅游何时能恢复?国台办回应
2024/12/20都顺婷🏓
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:联大决议反映国际社会要求停火止战的强烈呼声
2024/12/19曹以淑❑
广西米花山红军烈士墓守护人:他们就是我的亲人
2024/12/19韦春环📢
泉州通政小学: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感受闽南文化之美
2024/12/19申屠若东k
互联网巨头入场 新能源造车再添“新势力”
2024/12/18姬菁宽p
设备制造和运营维护两端发力 数字化转型重塑多维新能源生态圈
2024/12/18傅英浩🍷